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完成的2项成果获奖。其中,何川教授主持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学校继1999年(沈志云院士主持)、2005年(翟婉明院士主持)以来,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王开云研究员、翟婉明院士等共同完成的“重载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奖励大会。会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何川教授、王开云研究员等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成果获奖代表。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土木工程学院方勇教授、王明年教授、汪波教授、晏启祥教授,二等奖主要完成人牵引动力国家重點實驗室陈再刚副研究员等获奖代表与何川教授、王开云研究员一同应邀到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奖励大会。
“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由西南交通大學主持完成,組織國內多家科研、建設管理、設計與施工單位,曆經15年協同攻關,突破了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的建設與營運安全關鍵技術瓶頸,取得複雜地形地質環境隧道失穩災變綜合防控技術、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通風照明安全提升技術、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防災救援聯動控制技術等三大重要創新成果。項目突破了穿越大型活動斷裂帶建設大規模隧道群的重大技術難題,開創了大規模隧道群智能聯動控制、協同防災救援新模式,核心技術及其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獲授權專利51件、軟件著作權22件,出版專著11部、發表論文207篇,主/參編制國家/行業/地方標准21部。成果得到廣泛應用,覆蓋了我國主要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隧道群,自主研發的監控系統直接在線監控131條高速公路的1158座隧道。
成果應用在汶川地震極重災區高速公路隧道群建設,創造了短時間內建成映秀至汶川、廣元至甘肅“高速公路生命線”的奇迹,爲災後重建做出巨大貢獻;應用在世界最大規模的三峽庫區高速公路隧道群,爲三峽庫區高速交通經濟走廊建設發揮了重大安全保障作用。成果將在我國尤其是西部地區幹線鐵路及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何川教授到人民大會堂接受頒獎



複雜地形地質環境隧道失穩災變綜合防控技術

重慶水江至武隆高速公路隧道群監控系統(羊角特長隧道監控界面)

高速公路隧道群防災救援聯動控制流程
“重載列車與軌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由西南交通大學聯合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完成。針對縱向沖動引發重載列車運行安全及軌道結構運用安全等制約我國重載鐵路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團隊開展了重載列車與軌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構建了重載列車與軌道動態相互作用的系統分析方法,提出了降低重載列車縱向沖動技術,開發了減輕重載列車與軌道動力作用技術,在我國10多個重點工程中得到了大規模成功應用,産生了重大社會經濟效益,該成果在國際上産生了重要影響,被國際重載協會列入《重載鐵路運營最佳實踐指南》。


重載列車—軌道三維耦合動力學模型及計算機模擬系統

典型工程應用—HXD2重載機車安全性能改進設計